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10-18浏览次数:137

 

 
——2010年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人宋爱国教授
        宋爱国教授1998年2月于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信号与信息处理博士后流动站完成博士后研究并留校工作至今,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潜心耕耘,取得了突出成绩。宋爱国教授现为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江苏省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远程测控技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国家级特色专业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等。兼任国防科工委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中国机器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仪器仪表类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IEEE学会Haptic技术委员会委员,IEEE等国际刊物的审稿人等。
 
一、科学研究的领军人,教学改革的先行者
        宋爱国教授长期从事远程测控与遥操作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他善于把握国际学术前沿,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在国内,最早开展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技术和力触觉再现技术的研究,并将遥操作机器人技术和力触觉再现技术应用于我国空间探索、国防安全、助老助残助盲、神经康复医疗等重要的新兴领域。十多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863高技术项目8项、国防预研项目2项、载人航天921工程项目1项、航天高技术项目1项等重要科研项目34项。在机器人力触觉传感和力触觉再现技术、空间遥操作机器人控制、仿生神经信号处理、远程侦察机器人、远程康复机器人等多个研究方向上富有建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理论与方法,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力触觉传感和力触觉再现技术在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的航天员仿真训练系统中得到应用;神经康复医疗机器人在多家医院进行了临床应用;触觉感知假手在丹阳假肢厂有限公司实现了产业化,并出口国外;研制的远程核化侦察机器人先后用于执行奥运会安全保卫任务和上海世博会的安全保卫工作,等等。
        宋爱国教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其中SCI收录27篇、EI收录111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项。科研成果先后获2010年度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度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2009年度和2010年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成果奖、2009年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2010年度日内瓦国际发明银奖。并获2001年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2001年度华英文华教育基金“华英学者”奖,获2002年度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称号,获2003年度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2003年度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获2004年度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奖助,获2005年度江苏省青年科技奖,获2006年度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奖助,获2007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奖。
        作为学科带头人,他所带领的课题组也不断成长壮大,由十年前的6位教师,发展为今天由6位教授、5位副教授、3位讲师构成的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并以该团队为基础,于2007年10月成功申报“远程测控技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宋爱国教授不仅是一个科研领军人才,更是一个教学改革的带头人。他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工作,努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江苏省教学改革项目3项,以及一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目前承担着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型大学控制类工程师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江苏省教学改革项目“依托重点科研基地,建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创新团队的研究与实践”、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发挥重点科研基地优势,探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等。受教育部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委托,作为起草教育部《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规范》的4人小组成员之一,于2008年完成了该规范的制订工作,并通过了教育部审核,开始在全国高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实施。
        宋爱国教授自98年留校工作以来,长期坚持主讲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先后主编教材《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和《传感器技术》,参编教材《控制技术与系统》。其中,《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控制技术与系统》入选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传感器技术》2008年被教育部中国高校出版社协会评为优秀教材一等奖,2009年获江苏省精品教材奖。作为课程负责人建设的“传感器技术课程”获2009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奖。所负责的“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2009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所带领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团队2010年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改革先后获200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四)、2005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2009年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一)、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二、“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习与研究一体化”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在长期的本科教学和教学改革实践中,宋爱国教授提出了“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生的学习与研究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思路,并以所领导的课题组教师为核心,建设了一支由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为核心的教学创新团队,持续不懈地开展教学改革工作,该教学团队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并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
        宋爱国教授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将自身的科研成果融入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材的体系结构,建设了《传感器技术》、《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教材。2007年主编出版的《传感器技术(第3版)》在前2版的基础上删减了“闭环传感器”、“数字传感器”等陈旧的内容和章节,引入自己大量的科研成果,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3项国家863项目取得的成果写入教材,更新教学案例,新编了“传感器信息融合”、“机器人传感器”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等3个章节;将获得2005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成果“远程操作机器人的智能控制技术及手控器设计”作为“传感器新技术”一章第4节的典型教学案例;将获得2001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成果“冲击回波式液/料位测量技术及仪器”的超声检测方法用于更新“传感检测技术”一章中的相关内容等。在教材内容优化更新的同时,体系结构也作了创新性调整,教材第3版由原来三段式结构“传感器基础知识—常用传感器—新型传感器”变为四段式结构“传感器基础知识—常用传感器—新型传感器—传感器新技术”。《传感器技术(第3版)》被全国100多所院校选用,发行量达8万多册,2008年被教育部中国高校出版社协会评为优秀教材一等奖,2009年获江苏省精品教材奖。此外,2007年主编出版的《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教材,近三分之一的教学案例来自于编写教师的科研成果,该教材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在“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习与研究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思路指引下,宋爱国教授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将研究性教学理念贯彻始终。教学方法由传统的“知识教育”模式转变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教学形式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化为“多形式的互动交流”;建设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库,利用网络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其中《传感器技术网络课件》2007年获江苏省天空教室杯好课件奖;将课内教学向课外延伸,通过多种形式的研学活动,促进学习与研究一体化,形成研究性教学氛围。作为课程负责人建设的“传感器技术课程”逐步形成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外研学、网络助学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获得2009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奖。
         宋爱国教授结合自身科研工作,配合课堂教学,指导大学生开展课外研学和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本科生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2项“社区康复训练机器人设计”、“三维力传感器设计”,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1项“三自由度康复机器人测控系统设计”,以及东南大学大学生SRTP项目14项。五年来,指导学生完成的课外科技作品“多自由度力觉辅助远程康复训练机器人”、“新型侦测机器人”分别获2007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网络化一对多远程助老助残康复机器人” 获2009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新型环境检测机器人”获2008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此外,指导学生完成的课外科技作品还获得2008和2009年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1组、二等奖2组、三等奖2组,获2008年江苏省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大赛一等奖1组、二等奖2组,获2009年首届全国ADI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1组等;指导本科生申报发明专利7项(5项已授权),并获南京市首届大学生发明专利优秀奖3项。作为指导教师先后获得2007年和2009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08年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08年江苏省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等。
        教学改革成果突出,继“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培养方案的改革”获得2005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以后,“建立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习与研究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又获得2009年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三、关爱学生,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
       “关爱学生”是宋爱国教授教书育人的理念,正如他在2010年教师节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中所说的那样,“关爱学生,是自己从事教学和开展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他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学生。上过宋老师课的学生以及宋老师的研究生,一方面非常敬畏宋老师的教学和科研中的严谨和认真,另一方面又觉得宋老师态度和蔼、平易近人,遇到各种困难时,常常寻求宋老师的帮助。独特的授课风格、扎实的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严格的要求,这是宋爱国教授留给广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一致印象。
        无论是作为学术带头人还是教学团队负责人,宋爱国教授都显示了很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凝聚力和人格魅力。
        宋爱国教授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自觉做好传帮带。平时,他以听课、带实验、教学讨论会和课程建设讨论会等多种方式,经常与青年教师开展交流,一起探讨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一起分析课程教学的问题,一起指导学生实验,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指导他们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在他的带领与影响下,团队成员对教学的认识和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团队教师的自身发展迅速。近3年来,所带领的集科研与教学于一体的团队中,1名青年教师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名青年教师2007年入选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名青年教师获2008年华英文华教育基金“华英学者”奖,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宋爱国教授带领着团队,恪守着一种“教书育人”的理想,秉持着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直在默默地耕耘、默默地奉献,创造了科研与教学的辉煌。

 

您是第481502023年10月21日位访客